凌晨五點,離2020年春節只有幾天的北京新發地蔬菜批發市場,繁忙中井然有序。云南蔬菜區,一輛很是平常的冷藏車,格外引人注目。別的檔口才開始交售蔬菜產品,這里早已是人擠人,車上的貨已經卸掉了一半還多。“我們多年的合作關系了,我再要一噸,我這來一趟不容易?!币呀洷粊碜院J島的陳老板要走了一半貨,仍不依不饒。“都是老顧客,只能大家都勻點,我們也想讓顧客都喜歡我們的產品?!必撠煓n口的老韓摁住了李老板正要“搶走”的貨。

西盟優質無筋豆在北京新發地市場
西盟冬季蔬菜外銷市場“零”突破
是什么產品讓如此多的大經銷商青睞?“今年氣溫低,本來貨就少,西盟來的貨,都是精品,快過年了,搶手。”沈陽的洪老板娓娓道來。時間倒退到2018年冬,綠潤源的貨源主打西盟,從沒有見到過任何來自這里的蔬菜產品,讓老顧客開始有點觀望。“這是聯合云南農業部門扶貧新開發基地的產品,看看這外觀,條直,豆米均勻,絕對精品。”“都是佤族、拉祜族少數民族同胞種的。”“大家就當為扶貧事業做點貢獻,這批豆子先拿貨,滿意再付款。”云南省農業農村廳全力推進產業扶貧,以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為技術支撐,經過土壤、氣候、生態多維度考證,選擇無筋豆作為西盟冬季農業開發的主打品類,占領時間優勢,生產優質產品,從而立足市場。

國界邊的無筋豆基地?
冬季無筋豆標定“云菜進京”歷史印記
“給知道,咱們種的無筋豆賣哪里么?”正在給菜農進行培訓的第一書記趙俊提問一旁聽課的拉祜同胞。“聽收購老板說,賣到北京。”誰也沒曾想到過,70年前拉勐松頭人歷時3月才能到的北京,如今菜農們種植的無筋豆只需要50多小時就能擺在北京市民的餐桌上。西盟冬季的土地在云南冬季開發全省的推動中,睜開了惺忪的睡眼,2019年春成功探索出兩茬種植,一舉奠定了西盟無筋豆的市場地位。西盟無筋豆從無到有,僅用了3個月,從此濃墨重彩的在云南蔬菜“云菜進京”的歷程上重重的描繪了一筆。千余噸來自佤山優質的無筋豆,將在2020年春節前后供應北京新發地,確保冬季有精品的蔬菜消費,為云南保障北方冬季菜籃子付出努力。

整齊的無筋豆與山梁上的安居房同在一個藍天下
鞏固脫貧成果鏗鏘有力
不一樣的地理位置,不一樣的天氣,卻有一樣的溫度和一樣的情懷。北京新發地市場凌晨五點,一筐筐無筋豆分銷到蔬菜店;西盟班母村下午五點,菜農將一袋袋無筋豆交售給冷庫;一邊是期盼,有新鮮可口的蔬菜;一邊是期待,富足的收入擊碎貧困。無筋豆產業在西盟落地、生根、發芽,每一步都是農業人、扶貧戰線的干部不懈努力,更是佤山居民戰勝貧困、自我發展的追求,困難是檢驗人心最為真實的測試紙,2019年12月的低溫侵襲西盟,在駐村工作隊、企業的指導下,群眾自發組織力量戰勝低溫霜凍,“禍兮福所倚,福兮禍所伏”,班母村富母乃無筋豆戶均增收1098元。群眾自身發展有了動力,有了來自農村經濟發展帶來的福利,不僅能戰勝貧困,筑牢成果基石,更能邁向小康生活。